前情提要:
最初想買空拍機時就是考慮DJI Mavic Pro 的後續機種
不過當時一直沒有二代發表的確切日期
於是先購入了Mavic Air 來練習飛行手感,順便等新機發表
事後證明還好有先買Mavic Air 來玩
從2018年3月玩到Mavic 2 Pro 發表大約也有半年的時間...
終於等到二代發表後,大疆又給了眾多玩家一個難題XD
究竟要選Mavic 2 Pro 還是Mavic 2 Zoom
不過對我來說其實很好選...
具有一吋感光元件、哈蘇相機的Mavic 2 Pro
不但畫質更好、低光與夜拍較強,動態範圍也稍大
至於變焦功能個人比較用不到
(但有時還是會羨慕Mavic 2 Zoom 可以從限航區外用長焦拍攝目標XD)
這次很大膽從淘寶入手
Mavic 2 Pro + 全能配件包 + 額外電池
搭配淘寶活動與信用卡優惠超划算
不過因為電池的關係,必須用集運的方式才能寄回台灣
還好過程一切順利,人品不錯XD
單機版的盒子
來開箱吧...
單機版所有配件:
空拍機、遙控、充電器、傳輸線、槳葉、備用搖桿等
一堆文件但不包括說明書,若有需要可以線上下載
接下來是全能配件包
使用一個單肩攜行包將所有配件裝在裡面
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充電管家還有兩顆額外的智能電池
另外還有車充、備用槳、電池-行動電源轉換器等
充電管家跟Mavic Pro 相比,節省了更多空間
有點像Mavic Air 充電管家的放大版XD
充電時是依序對最多四顆智能電池充電,由剩餘電量最多的開始充
另外內建了對遙控器的充電線 (但接頭不怎麼好插...)
主角現身,貼滿了各種警示貼紙
Mavic 2 由於設計較為緊湊
摺疊時有幾處容易磨損
出廠時有貼紙貼住
裝上螺旋槳
跟富士X-Pro2 還有4.7吋的iphone 8 比一下大小
再跟Mavic Air 比一下大小
除了體積以外,重量也差蠻多的
手中起降時特別有感XD
機身展開後...
Mavic 2 前後上下左右都有避障系統
但側邊的避障只有智能跟隨與三角架模式才有作用,有點雞肋的感覺
前視視覺系統
精確測距0.5-20m、可探測20-40m
有效避障速度50km/h
後視視覺系統
精確測距0.5-16m、可探測16-32m
有效避障速度43km/h
側視視覺系統,只有一顆鏡頭
可探測0.5-10m
有效避障速度28km/h
上方是紅外線傳感器
測量範圍0.1-8m
底部有...
紅外線傳感器
測量範圍0.1-8m
下視視覺系統
精確測距0.5-11m、可探測11-22m
還有兩顆LED補光燈,預設夜間起降自動開啟
但我都是手中起降,雖然設了快速鍵但還是常忘記關燈而被閃瞎XD
三個軟蓋打開分別是記憶卡插槽、傳輸線插孔和遙控對頻按鍵
不怎麼好用的雲台罩...
打開是還好,蓋回去很不順手XD
電池裝在機身上方,開機是由電池開關啟動
電量指示燈改為環形顯示
整體機身經過重新設計,氣動性更好,官方飛行時間可達31分鐘
新的OcuSync 2.0 圖傳系統,1080p圖傳距離可達8公里
(實際上受到外界因素干擾,都會打點折扣XD)
Mavic 2 Pro 搭載哈蘇Hasselblad L1D-20c 相機
具有一吋CMOS感光元件
鏡頭等效焦距28mm,光圈F2.8-F11
可拍攝4K/30fps 影片,也可以1080p/120fps 拍攝慢動作影片
由於感光元件是Mavic Pro、Mavic Air 等機種的四倍大
有更出色的低光性能以及動態範圍,加上哈蘇對於色彩的調校,整體畫質提升不少
影片支援H.265/HEVC 編碼格式,能保存更多細節
智能拍攝模式有智能跟隨2.0、興趣點環繞2.0、航點規劃2.0、小行星、彗星等等
個人不常拍影片,其實這些功能很少使用,有也是以手動跟隨、手動環繞為主...
另外還有一個強大的Hyperlapse 移動縮時功能
只需簡單設定參數,就可交由飛機完成拍攝和後期處理
搭配航點功能可以規劃航線,在不同時間飛行相同路徑,達到日夜縮時的效果
[2021更新:Hyperlapse日夜移動縮時範例]
遙控器的升級感也很大
多了螢幕、雙滾輪、五維按鍵和背面的C1、C2自定義按鍵
但可自定義的功能有點少,希望以後能透過更新韌體增加多一些選項
蘑菇頭跟Mavic Air 一樣可以拆卸,方便攜帶
夾手機的手柄多了一個內凹的設計,按手機home鍵時不再卡卡了
跟手機合體...
右搖桿旁有個好用的五維按鍵,類似小搖桿的功能,本身也是一個按鍵
雙滾輪與C1、C2鍵
副廠配件篇
Nanuk 909 硬殼氣密箱
為了塞進機車車廂,選了比較小的尺寸
不過拿來裝Mavic 2 還是太擠,放棄使用
如果是Mavic Air 的話似乎比較剛好
最後還是使用專用的副廠硬殼包
PGY的這款可以放空拍機、遙控、四個電池外加配件,重點是也可放入機車車廂
設計的很緊湊,闔上時需要抓對角度,不然會卡卡
副廠單機硬殼包,輕裝出門使用
副廠雲台罩
原廠其實有點難蓋,副廠只要直接蓋上即可
但內部邊緣有機會磨到雲台和相機
(其實原廠也會磨,都需要自行加工處理一下)
螺旋槳束帶,固定槳葉避免受損
我通常是放非專用包時才會用,例如放在攝影背包的隔層中時
電池收納袋
丟在一般的包包中可避免電池碰撞
美國DecalGirl 機身貼紙
採用3M貼紙,圖案很多,品質也不錯
之前Mavic Air 貼了Multicam,這次改貼ACU換換口味XD
貼半套的樣子,露出Mavic 2 的logo
DJI Mavic 2 Pro 官方數據 (與Mavic Air、P4P 2.0 比較)
Mavic 2 Pro | Mavic Air | Phantom 4 Pro V2.0 | |
空拍機重量 | 907g | 430g | 1375g |
摺疊尺寸 | 214x91x84mm | 168×89×53mm | |
展開尺寸 | 322x242x84mm | 168×184×64mm | |
對角軸距 | 354mm | 213mm | 350mm |
電池電量 | 3850mAh | 2375mAh | 5870mAh |
最大上升速度 | 5m/s | 4m/s | 6m/s |
最大下降速度 | 3m/s | 3m/s | 4m/s |
最大水平飛行速度 | 72km/h | 68.4km/h | 72km/h |
最長飛行時間 | 31min | 21min | 30min |
最大續航里程 | 18km | 10km | |
最大抗風等級 | 5級風 | 5級風 | 5級風 |
最大遙控距離 | 8km | 4km | 7km |
避障系統 |
前、後、上、下 |
前、後、下 |
前、後、下 |
內建儲存空間 | 8GB | 8GB |
相機、雲台 (與Mavic 2 Zoom、Mavic Air、P4P 2.0 比較)
Mavic 2 Pro | Mavic 2 Zoom | Mavic Air | Phantom 4 Pro V2.0 | |
感光元件 | 1吋2000萬畫素CMOS | 1/2.3吋1200萬畫素CMOS | 1/2.3吋1200萬畫素CMOS | 1吋2000萬畫素CMOS |
鏡頭 | 等效28mm 光圈F2.8-11 (自動對焦) |
等效24-48mm 光圈F2.8-3.8 (自動對焦) |
等效24mm 光圈F1.8 (泛焦) |
等效24mm |
雲台 | 三軸機械雲台 (俯仰、橫滾、平移) |
三軸機械雲台 (俯仰、橫滾、平移) |
三軸機械雲台 (俯仰、橫滾、平移) |
三軸機械雲台 (俯仰、橫滾、平移) |
雲台可控範圍 | 俯仰 -90度 至 +30度
平移 -75度 至 +75度 |
俯仰 -90度 至 +30度
平移 -75度 至 +75度 |
俯仰 -90度 至 +17度 | 俯仰 -90度 至 +30度 |
快門 | 8-1/8000s (電子快門) | 8-1/8000s (電子快門) | 8-1/8000s (電子快門) | 8-1/2000s (機械快門) 8-1/8000s (電子快門) |
ISO | 100-12800 | 100-3200 | 100-3200 | 100-12800 |
拍照模式 | 單張、HDR、連拍、純淨夜拍 、自動包圍曝光、定時拍攝、 全景 (廣角、豎拍、180度、 球型) |
單張、HDR、連拍、純淨夜拍 、自動包圍曝光、定時拍攝、 全景 (廣角、 豎拍、180度、 球型、超解析) |
單張、HDR、連拍、 自動包圍曝光、定時拍攝、 全景 (廣角、豎拍、180度、 球型) |
單張、HDR、連拍、 自動包圍曝光、定時拍攝、 全景 (廣角、豎拍、180度、 球型) |
圖片格式 | JPEG、DNG (RAW) | JPEG、DNG (RAW) | JPEG、DNG (RAW) | JPEG、DNG (RAW) |
影片規格 | 4K/30fps、 2.7K/60fps、 FHD/120fps |
4K/30fps、 2.7K/60fps、 FHD/120fps |
4K/30fps、 2.7K/60fps、 FHD/120fps、 HD/120fps |
4K/30fps、 2.7K/60fps、 FHD/120fps、 HD/120fps |
影片最大碼率 | 100Mbps | 100Mbps | 100Mbps | 100Mbps |
影片編碼 | MP4、MOV (H.264 AVC、H.265 HEVC) |
MP4、MOV (H.264 AVC、H.265 HEVC) |
MP4、MOV (H.264 AVC) |
MP4、MOV (H.264 AVC、H.265 HEVC) |
簡單心得與總結 (與舊愛Mavic Air 比較)
1. 升級後操控最有感的就是圖傳訊號,在市區飛也不再卡卡了
2. 圖傳的畫質也更好,達到1080p
3. 飛行時間、距離大幅提升,可拍攝的題材更廣
4. 個人最遠飛到5.4公里,遠距飛行時要注意風向,以免回程遇到逆風無法順利返航
5. 個人最長飛行時間約25分鐘,跟官方宣稱的31分鐘差距不大
6. 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更快,終於不用sport 模式常駐了
7. 飛行穩定性高,長曝成功率提升,個人接受快門的極限大概是5秒左右 (微風狀況)
8. 夜拍很容易出現星芒,光圈F4左右就很明顯,形狀也還不錯
9. 一吋感光元件加上哈蘇的調校,畫質細緻,色彩豐富又不會過於艷麗
10. 除了微光的表現更好以外,動態範圍也更大,後製上有更多的空間
11. 光圈F2.8-F11可調,方便應用於各種拍攝場合
12. 高反差時可使用新的HDR拍攝模式,效果自然無疊影
13. 其他基本飛行常識,歡迎參考之前Mavic Air 的心得
14. 持續增加中...
以下是一些實拍分享,照片都有後製,持續增加中...
(所有照片均合法拍攝,國家公園與部分風景區需先申請空拍許可)
影片比較少拍,慢慢練習中,運鏡與剪接都好難阿XD
探索夢號+台馬之星
茶壺山
長榮海運 長信輪
東吉的羊
盛世公主號進港
小坪頂與觀音山雲海 (H.265編碼)
淡海輕軌
謝謝收看
若喜歡我的照片歡迎追蹤或
(little.xeno),訂閱部落格請按讚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而且想直接在官網購買
歡迎直接點下方連結,當作對我的鼓勵哦
<點此進入官網購買DJI空拍機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