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第一次到中南部知名的賞螢聖地 - 若蘭山莊拍螢火蟲
五月初去小木屋前方草地的螢火蟲已經不多了
不過後方產業道路還滿多蟲的
出發前做了不少功課
但實際上場還是有點手忙腳亂...
這篇主要是做點拍攝&後製疊圖技巧的小筆記
以免明年忘記怎麼拍XD
也歡迎跟我一樣的新手參考XD
[拍攝篇]
1.首先是賞螢時勿大聲喧嘩、勿走進草地(螢火蟲棲息地)、手電筒以紅玻璃紙包覆(紅光手電筒終於派上用場XD)
2.避免在滿月時拍攝,以免環境光源太亮影響螢光,另外午後若下過雨螢火蟲也會變多!!(前提是拍攝前雨要停XD)
3.腳架必備,最好要有快門線、可設定M模式B快門的相機,只帶手機的話還是用眼睛觀賞美景就好
4.鏡頭光圈能多大就多大,個人覺得等效35-50mm的焦段很適合,熟悉後也可換上長焦有不同的FU
5.對焦在無限遠的位置(有些說法是對焦環轉到底後再轉一些回來,但其實就是轉到∞符號的中央點)
6.背景若有明顯主體可對焦更好(例如建築等),趁天色沒全黑對好焦後再改成手動對焦
7.拍攝時腳架都不能動到,另外常會用到低角度拍攝,可帶短中柱以備不時之需
8.關閉對焦輔助燈、關閉長曝降噪(曝幾秒就要降噪幾秒,等於縮短一半的拍攝時間)
9.螢火蟲要到天色很黑時才容易察覺,當天(嘉義,五月初)大概是18:50才出現,最大值是19:10到20:40
[疊圖篇]
疊圖的優點就是分散風險,尤其是熱門地點,常會遇到有人拿手電筒亂入,甚至不小心開了閃光等各種擾亂光源...
這時若是用長曝就很難救了,疊圖卻可以輕鬆消除。還有另外一個優點就是減少雜訊噪點,
基本上曝1分鐘疊5張圖的蟲量會接近曝5分鐘的蟲量,但是曝5分鐘的雜訊卻會比疊5張的雜訊要多。
疊圖的缺點大概只有會被堅持直出不修圖的人攻擊XD...還有不能參加攝影比賽吧XD
開始疊圖吧~
本例為35mm F1.8 ISO1000 60s左右 疊四張
打開Photoshop CS6 :
點選[檔案]-[指令碼]-[載入檔案到堆疊]
選取4張同角度拍攝的螢火蟲照片載入堆疊
圖層混和模式選擇[變亮]
用小眼睛檢視每張圖層,確認每張畫面角度一致、腳架沒有動到,另外注意有沒有被其他光害影響
發現其中有一張照片,遠方有人拿紅光手電筒照到電桿
在該張照片增加[圖層遮色片]
用黑色筆刷把光害的部分塗掉
邊緣不需要塗得很仔細
因為加亮的意思是亮的部分才會疊上去
也就是螢火蟲或是其他光源
而背景的部分基本上不太有影響
因為覺得天空太亮不自然,又加入了亮度的遮色片(個人喜好)
完成...這角度好像還可以帶到星軌...因為張數不多所以只有短短的星軌
再來換另一個角度,一樣把所有照片載入堆疊
本例為35mm F1.8 ISO800 60s左右 疊九張
因為我拍出來每張背景的亮度不大一樣
疊完後覺得背景太亮了
這時可使用圖層遮色片留下特定顏色
也就是留下螢火蟲的螢光黃色,把背景其他雜色都濾掉,只留一張曝光較佳的背景
如果覺得疊太多畫面有點雜亂,也不一定要全部都疊
這是疊五張...看個人喜好囉
以下是使用圖層遮色片保留特定顏色的做法:
首先決定要哪一張的背景曝光亮度最正確
而除了這張背景以外,其他每張照片都要建立圖層遮色片
在遮色片上面點兩下,出現內容,再點選[顏色範圍]
然後用滴管去點螢火蟲亮光的部分
這樣就會把背景去除,只留下螢光啦
然後每張圖都重複以上動作,大功告成
其他照片: 第一次拍難免手忙腳亂,明年有機會再補考吧XD
Nikon Df 35mm F1.8 ISO800 61S
Nikon Df 300mm F4 ISO2000 141S
疊五張
疊兩張
疊四張
300mm 疊五張
疊四張 小木屋這邊的螢火蟲不多了
疊五張
延伸閱讀:
[嘉義] 若蘭山莊賞螢火蟲。藍花楹隧道。綠色隧道。奮起湖。頂石棹步道
[嘉義] 食宿交通分享 (一流機車 若蘭山莊 萬國別館 新星光餐廳 劉里長雞肉飯)
[亂拍照] HDR與數位黑卡:Photoshop、Lightroom、Photomatix 簡單比較
謝謝收看~